[生活日常] 把 telegram 群組當記事本用

突然感覺把 telegram 的群組當成自己的記事本很不錯,可以隨時紀錄在網路上看到的技術文件,就算日後要翻找也方便。(不過 telegram 不能自己組群組,一定要加入一位好友,所以我跟家人借了一個手機號碼,多申請了一個帳號,這樣測試程式也方便XD)

Line 也可以自己組一個群組,做同樣的事情,差異在:如果日後想把這個群組分享給朋友,後面加入的朋友會看不到前面的資料。

[生活日常] 誰的問題?

曾經由A客戶手中接了B客戶的案子,也就是說A客戶接了B客戶的案子,然後外包給我。

後來AB客戶之間的合作結束後,B客戶找了我,希望我接他公司的案子,但我表明沒有意願,原因是我是經由A客戶認識B客戶。

當B客戶知道是這個原因之後,他說:「不然我請你當公司的顧問,幫我指導技術部門,也讓我技術諮詢,然後當我有案子需要外包時,你幫我找或是過濾配合廠商。」

最後我答應了,而且不只幫忙指導技術部門,還幫忙協調溝通不同部門間的事務。這樣的配合持續了一年多,客戶又提出新的需求。

客戶:「我公司的業務量增加了,你可以進公司幫我嗎?」

我:「為什麼?除了業務量增加,公司需要人手之外,還有其他原因嗎?」

客戶:「因為事情交給你,我很放心。雖然你有工程師的臭脾氣,但在我看來並不影響你的協調工作,又因為你的堅持,改變了公司一些老舊文化;再者你的工程師性格,對技術部門成員來說,他們很適應。」

我:「其實公司可以改變,最大的原因是您,您是老闆,您都願意接受改變了,員工如果不願意改變,就只有走人了。」

老闆有沒有看到員工的付出,老闆願不願意改變,員工都能感受到。當老闆只願意墨守成規,當老闆看不到員工的付出,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。

一個部門大部分的員工離職,是員工的問題?是主管的問題?是老闆的問題?

[生活日常] 影片後製之來趣豐原

一群為了自己在乎的城市而做出貢獻的朋友,利用自己空閒的時間,沒有支薪,還自掏腰包,到處在台中豐原介紹當地的美食。

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我自學影片的後製,當然也有朋友協助教學,或是在我碰到問題時協助我。

因緣際會下,得知這群朋友正在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,所以我自告奮勇向他們提出,可以幫忙影片的後製,一方面可以協助他們,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練習的機會。

我是豐原人粉絲頁

來趣豐原YouTube

[生活日常] 直立式滑鼠

無意間發現的直立式滑鼠,好奇之下買來試試。

此款是無線(2.4G)充電式,充電時顯示紅燈,充飽電後顯示綠燈。

還有上一頁、下一頁功能,上方的按鍵是變換DPI(800-1200-1600)。

目前測試的結果是還需要一個滑鼠墊,把手腕處墊高,不然可能手腕還是會有問題。

[生活日常] 該以解決客戶的問題為主?還是該以收費為主?

甲客戶的系統已經上線將近10年,日前老闆打電話給我,說想增加一個功能,問我可不可做到?
電話中回覆:可以。費用評估後再報價。
掛了電話突然想到,那個功能有現成的免費小軟體就可以做到,不一定要增加系統的功能。
於是我回了訊息給他,告知他軟體名稱及大略的操作方法。
所以這筆交易就沒有收費,但是客戶的問題解決了。
(需求功能是要將報價單匯出成PDF或WORD檔,最後使用的小軟體是doPDF)

乙客戶公司的網站已經用了20年,之前不是我處理的,只是現在需要修改內容,才找上我。
經由客戶提供的資料,再加上我查了相關資料後,得知他們的網站空間費用是我目前使用的3~4倍,(當然還有評估其他的部分,不是單只有價格)
於是跟客戶說了這情形,其實我可以當不知道,讓他們繼續使用原來的網站空間,對我沒有影響,客戶多支付的費用對他們影響也不大。
可是我還是選擇告知,讓他們自己評估是否更換。
有更換,對我沒影響,我沒有額外增加收費(或收入,請客戶自行購買,我只是提供網站空間的廠商資料),
沒有更換,對我也沒影響,網站空間不在我的收費範圍。
但是以我對客戶老闆的了解,他們一定會更換。

丙客戶公司同時使用好幾套系統,其中一套是我開發的,
日前聯絡我A系統需要B系統的資料,是否可以透過我開發的系統提供資料?
我回覆了,「可以」。但是後面又加了幾句,「既然是A系統需要B系統的資料,為什麼不A系統直接處理就好?」
後來往返了幾封信件後,才知道,原來開發A系統的人不知道他可以直接處理,而客戶負責聯繫的人,也不清楚可以這樣做。
於是我把處理方式告知開發A系統的人,這樣客戶的問題解決了,我又沒有收到費用了。(不過還好還有我開發的系統的維護費)

甲乙兩客戶為傳統產業,可以理解他們的資訊或是了解這方面的人員相對較少,只能聽從相對他們來說較專業的人的做法。
這也是為什麼,我願意花一點時間(或是說提供一點我的專業知識),協助他們解決問題。

至於該以解決客戶的問題為主?還是該以收費為主?
當然最好是可以兩者兼具,如果只可以選擇一個,我想我選擇的是解決客戶的問題為主。(當然不是所有都這樣做,如果都這樣做,可能就只能吃泡麵了)

有人認為我提供了服務(或專業知識)就應該(可以)收費,不然客戶一直要求,事情會做不完。
當然我也會視情況而定,不是通通免費的啊!不然我就連泡麵都沒得吃了。
不過還是要備註一下,我是自己接案,不是上班族。如果是上班族要老闆也認同這樣的想法,不然可能會回家吃自己。

[生活日常] 電影-返校

「返校」是我印象中,第一部上映第一天我就進電影院看的電影,沒有看過預告片,知道上映就去看了,一開始感覺像在看恐怖片。

「返校」是描述台灣之前發生的「白色恐怖」(時期:1949/5/20~1991/5/22),感覺距離我們很遠又很近,遠的是後期時我還是中學生(跟片中的主角差不多的年紀,但已經沒有那麼的恐怖了),近的是目前香港正在發生,電視或網路上都可以看到消息。

我是抱著看台灣發生的歷史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,這是在台灣真實發生過的事,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,人們的無奈。

片中主角說:不過就看幾本書而已,有這麼嚴重嗎?

我想思想的改造有一部份是因為書本(過去是書本,現在是媒體),所以當政者才會禁書,而現在禁影片上映。

[生活日常] 日片「墊底辣妹」觀後感

只有不會教的老師,沒有教(學)不會的學生。
但是前提要有肯學的學生,不然總是左耳進右耳出,甚或完全進不到耳,怎麼可能學得會?

除了要有肯學的自己,(一)
還要有不放棄(願意支持)的親友,(二)
也要有不放棄的老師,(三)
三者缺一不可,才可能將墊底者拉高至一個程度。

[生活日常] 影片後製

最近學習影片後製,感謝朋友的無償教學,
繼上次的 21 分鐘左右影片上字幕花了超過 20 個小時,
這次 17 分鐘左右影片上字幕花了 8 個多小時,明顯進步了許多。
證明熟能生巧,但是也要感謝朋友分享小技巧。

這次除了練習上字幕外,還練習了剪輯影片,
由朋友提供約 30~40 分鐘的錄影影片(約有10來支影片),依自己的想法自由剪輯,
剪輯完成後約 18 分鐘,應該有花超過 10 個小時(沒有紀錄採大約值)。

剪輯比上字幕好玩些,
剪輯前先看過所有影片(我重複看了三次),
腦中有了初步的想法,以及要呈現什麼樣的內容後,
再把所有影片剪接、合併成一支影片,
剪輯完成後才可以上字幕。

最後最後還有上字卡(影片中在某一個點想要特別強調的話,可以透過字卡來凸顯),
不過這部分還沒有練習。
看朋友上過字卡的影片,跟沒有上字卡的影片,效果差很多。

本週破解影片剪輯關卡,繼續往上字卡關卡邁進。

[生活日常] 郵局郵寄

同樣的東西,
上週在A郵局郵寄費用是32元,
昨天在B郵局郵寄費用是36元,
於是我問了B郵局的人員,為什麼會這樣?
(郵寄費用是收件者支付的,對我來說並沒有影響,只是好奇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郵寄費用)

郵局人員說:
如果使用信封郵寄,郵寄的內容物不是信件,就可以當作包裹(小包)來計費,但是如果內容物是信件的話,就不能視為包裹,必須以信件來計費。


所以A郵局的人員知道我郵寄的內容物不是信件,就直接幫我以包裹計費,
而B郵局的人員看我是用信封郵寄,他是以信件計費。
因此,如果以信封郵寄時,是可以跟郵局人員說,要以包裹郵寄,來節省費用。